每年的今天是我们国家的植树节。这一天,人们就会一起植树造林,保护森林,并组织植树的活动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植树节来历和意义,植树节的由来30字。
一、植树节来历和意义
植树节的意义(1)
植树造林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,还可以起到扩大大山资源、防止水土流失、保护田野、调节天空气候、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,是一项利于当代、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。为了保护林业资源,美化环境,保持生态平衡,那样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。
植树节的意义(2)
在城市,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。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味,如臭椿、银杏、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。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一定程度上,大气的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。
植树节的意义(3)
春季正是植树造林的季节。植树造林不仅能够美化环境,还能提高空气质量、改善气候状况,可谓一举多得,茂密的树叶可以遮盖阳光的照射。此外,植物蒸腾作用的维持也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。
植树节的意义(4)
植树造林是改造人类创造良好环境、为后人造福做了一件大事,参加植树活动是一种义务、责任。如果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,造林、家园、土地变得更绿、更新鲜。
二、植树节的由来30字
辛亥革命后,1915年7月,在孙中山的倡议下,当时的北洋政府规定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,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。 1925年3月12日,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——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平,1929年移灵柩于南京紫金山麓。为纪念这位伟人,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定在每年的3月12日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“绿化祖国”、“实现大地园林化”的号召。
新中国开始了“12年绿化运动”,目标是“在12 年内,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,在一切宅旁、村旁、路旁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,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,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,实行绿化。”
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,加快绿化祖国,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,根据邓小平同志提议,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确定为我国的植树节。
以上就是关于植树节来历和意义,植树节的由来30字,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。
APP
微博
抖音
